金陵十三观后感

  作者: [字体: ]

  对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我个人一直比较偏爱。
     然而自他开始拍武打大片之后,感觉一部比一部讲究排场(即形式上的大),而忽略了内质的强大和震撼,唯留一个外在的大空壳。相对而言,在这些武打片中,《英雄》还算不错的,其它的则一部比一部差,差到不愿多看。
    近几年张艺谋的几部片子我没再去观看。《十三钗》在国内上映已近一周,耳闻多是褒赞之声。我一直有个习惯,在自己决定观看某部电影之前,尽量少去网上了解相关信息,以求自己用零视点的眼光来解读它。昨晚,我有幸观瞻了这部电影。个人感觉到目前为止,该片是一部最优秀的中国电影,虽然它与《阿凡达》这样顶级的作品还存在差距,然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确实是张艺谋电影的一个新高度。
    影片思路非常清晰,故事情节简练;片长虽然超过两小时,但一点没有拖沓之感,甚至感觉节奏过于快捷,直至结尾都未透过气来。
该片重点诠析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的较量,把人性善的光芒发挥到了极致!面对强大的人性之恶,善虽然处于下风。但向善的人们则以一种宗教的救赎情怀,舍肉身以升华心灵。故事选择一个天主教堂作为场景,目的是歌颂这些凡俗的风尘女子人性善的神圣性。
    约翰.米勒、玉墨、李教官等正面人物都塑造得有血有肉,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情节被他们的言行感动得流泪。尤其是约翰和玉墨这两位有着各样缺陷的人物,被李教官舍身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一步一步提升人性善的高度,最终达到一种宗教的救赎情怀,让人叹服。
     影片保持着张艺谋一贯的精道——画面的惟美,光影的精致、音效的震撼等,都做得十分到位。如果要说不足的话,个人觉得前面部分李教官与几位英雄战士献身就义的片时稍长,而后期十二位风尘女子装扮成教会学生赴狼穴献唱时内心的挣扎过程稍薄弱了点。尤其是十二位女子集体唱《秦淮颂》的时候,那种像时装表演的轻松方式几乎是个败笔。就像绘画一样,这几笔没有融入整个画面而浮了起来。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为一、两处败笔而去否定一部真正的好作品。艺无止境,也必然没有完美的作品,因此也没必要去苛求完美。

《金陵十三衩》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听到这名字肯定是讲女人的。十三个“女人”(电影其实是十四个),只有看过电影的才知道内涵。但是一部戏只能有一个女主角,故焦点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转身走路的妖娆姿势,这绝对是这个角色的招牌动作。每个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绎的入木三分,我都怀疑她平时就是这个样子。
虽说是青楼女子,这些女人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许就是影片的亮点。豆蔻为了给浦生谈好听的琵琶曲,返回满目疮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残忍的刺死了;香兰仅仅为了漂亮的玉耳环返回妓院无疑说明这个女人贪财爱慕虚荣的,而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帮助豆蔻逃脱时,她的善良倔强令人生敬。这些女人们替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环的最大亮笔。
约翰从开始的‘二流子'为什么突然变成了保护孩子们的神父。玉墨一个风尘女子秦淮河的头牌一个在人性丑恶中生活的女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用自己去代替学生面对残酷的姐姐!李教官一个带着同生共死的兄弟即将逃出那好像永远不会消散的迷雾时,却会做出可能让自己和兄弟们永眠于此的决定。乔治一个貌似跟顾厨师一样身份的人却做出一个让大家笑着哭的决定。书娟的父亲一个汉奸身份的人,从一个自私的父亲转变成为一个舍生去为孩子们铺路的人。和片中所有让大家感动的角色一样,他们身上都拥有最美好的东西——牺牲。在生命最无助的时候在环境最苛刻的时候,是牺牲带来了生机是牺牲带来了希望!
在看完《十三钗》后,其实我真的很震撼也觉得很害怕,我对我妹子说我不想在看第二遍,看着都有心理阴影了。前几年,我也了《南京大屠杀》,内心的恐惧,也再次被唤醒了。落后就要挨打,南京的历史是国人的伤口,让我们记住历史,保持警醒的状态,也让我们在《金陵十三钗》中找到善良、救赎和爱。————

关于南京的电影,在看之前就会让你心里蒙上一层尘埃,不管它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不管它要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都不能逃脱历史给它做好的定位。在这个背景下,没有生活,只有生存。当人的追求已经从生活降至生存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分外残酷,因为“生存”这个词太容易让人想到原始,想到那个适者生存物竟天择的世界。与此相应,在这种背景下表现出来的人的温情也就分外珍贵,让你不得不肃然起敬。
电影要讲述的是女人的故事。开头的一段李教官们的战斗只是点缀,在那样的背景下,男人就应该义不容辞,战在最前面去,然后引出本该受保护的女性主人公。
天地阴阳,各司其职,无关男女平等。女人本就是弱小的需要受到应有的保护的。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女性的生存境域是更值得关注和同情的。有些电视剧塑造的一些抗战时期身手不凡的女特工,已经多少忽视了女人的天性,这种方式并不是对残酷现实中女性生存境域的关注。如果有女权主义者想从这个角度看特历史看特男女平等的话,不妨去探讨《金陵十三钗》。男女平等不是把女人硬生生地“制作”成男人,让她们承担与男人同样的责任,而是各以其能司其职,偶能超越便是莫大的勇敢了。《金陵十三钗》里的女性正是完成了这种超越而显其形象之高大。
残酷的现实最容易泯灭人性,却也最容易唤醒人性。因为此时最能接近人性的底线。《金陵十三钗》就是要展现这一人性被唤醒的过程,仿佛在废墟上种出一朵美丽而温柔的花,美得让人心碎。
只为让浦生听到自己用四根弦弹出的好听的琵琶曲,豆蔻冒着生命危险走出了教堂,因为浦生像她弟弟,她觉得可怜。如果你是有心人,不妨有心去体味一下豆蔻的内心,或许你会看到另一个悲伤的故事。此时的姐弟温情,在战火的背景下,带着血色,如此凄美!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将香兰跟豆蔻放在了一起行动,而动机却不同,香兰只是为了回去拿她的耳环。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爱美本就是女人的天性,香兰这一举动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女性最本然的状态。而把她们俩放在一起,正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女性本来应该像香兰一样,但这个特殊的现实却更应该唤起豆蔻一样的温情与勇气。
“十三钗”的形象是由自私麻木开始的,她们的勇气随着情节的推进一点点被唤起,并最终完成了她们的壮举。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但一部电影篇幅有限,只能以宏观的视角塑造“十三钗”的群像,而无力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但其中也给了我们一个参照,那就是玉墨,关于她的述说比较多,正可以让我们由此及彼,去观照每一个人。
玉墨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无非又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你这个过客不会在意的。”这句话似乎是说给每一个观众听的。对于电影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只是过客。对于历史中的每一个人,我们连过客也不是!不管我们如何感动,如何投入,都不可能触碰到那已经远逝的历史。但她也在告诉我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故事,关注这句话,可以将电影的容量放大无数倍。历史是人的历史,每个人的历史,我们不妨把电影中的主角换一下,换作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那又将是多少故事!
虽只一部电影,可说的却太多,限于篇幅,我不说太多。只想用上面这些话说一个意思:做个有心人去品味电影,你会看到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观后感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