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观后感范文

  作者: [字体: ]

前几天看完《辛亥革命》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徐锡麟被杀、秋瑾被俘、彭楚藩等被抓、黄兴揭竿而起……这些可敬的革命先驱者,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一股振我中华的豪情油然而生!回看一百前的历史,我们看到懦弱无能的清政府,闭关锁国。国门被轰炸,主权被践踏,中华民族每况愈下: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以孙中山为首的先驱者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 早期他在日本创立了报社或团体之类的松散组织来宣传和探讨挽救民族问题。渐渐地思想成熟,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专门负责和领导具体地活动。团体成熟后就建立了同盟会,把各个革命团体组织和团结起来,形成同盟。这大大壮大了革命力量。同盟成熟后,就成立政党。用政党力量来挽救国家和治理国家。显然他的这种思路在当时已经很先进了。因为他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一一用政党地形式来进行革命——一种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和武装力量地形式。
接下来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斗士们,领导武装力量发动武装革命,掀起了一系列反封建高潮,使得清朝政府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无法在十九世纪的中国立足。民主共和国思想深入人心。中国看到了回看一百年前的历史,我们还知道以林觉民为代表的年轻的革命党人 ? ,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回看一百年前的历史,我们更明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过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才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
回看历史,站在辛亥革命百念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距离富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是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现代化事业发展!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欢迎以温和的没有牺牲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 ? 对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的人生经历整体考察后即可看出: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但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 “ 立宪 ” ,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并没有开明到可以以和平请愿的手段而推动立宪的时候,他们才选择了被认为是 “ 激进 ” 的革命道路,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

革命,从来都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使命。主宰中国革命的,是每一个中国民众。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与奉献。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要以祖国的荣辱存亡为己任。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将群体利益放在首位。因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火硝烟,身为 90 后的新一代青年,我们对那种离别的苦楚,那种战争引起的恐惧没有多少体会,反而总是对当下的生活埋怨不堪。曾经的我们,在为气候的变化无常而感叹,却从未想过 1911 年的今天,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在何其严峻的风雨之中挺起不屈的脊梁,举起冲锋枪,决意将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赶出华夏大地。年幼的我们,在一股股追求名牌,卖肾换苹果的风潮中迷失了真实的自我,却早已将一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为了唤醒蒙昧的“天朝国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经典置于脑后。也许正式因为精神家园的长久空白,才使得心灵的沃土上萌发了各种诸如拜金主义的不正思潮。对此,我们期待主流价值观的重新确立,我们期待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而这些,正亟待完善。
“悠悠我心”,诚然,正如曹孟德所言,每个人都对祖国怀抱着独特的热忱。孙中山先生高风亮节,弃医从政,希望用政治制度的良药救治病重的中国,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来改变积贫积弱的两半社会。《辛亥革命》中,我们亦看到了海外华侨的拳拳之心。黑眼睛,黄皮肤是我们与生俱来、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孱弱腐败的清政府,海外同胞们被看不起,生活在歧视之中,没有了基本的尊严。但是,对祖国的眷恋是深入骨髓的:“国家都没有了,要祖屋何用?”即使我们被殖民,被压迫,被奴役,但是这份浓于水的凝聚力是无论如何不会断的。正因为如此,复兴中华的道路上,我们从未孤单,携手前行,我们为祖国骄傲。
奈何,我们理想中的团结离我们还太远太远。不安全的国际环境助长了激进势力,祖国的四隅正在经受外邻的侵扰,可是我十四亿国人却没有认真地对待过这些问题。在战场的背面,我们歌舞升平,自以为得计地安享眼前表面的繁盛。在一味求发展速度的情况下,我们又眼睁睁地看着数十条生命长埋山间。我想,这是我们的悲哀,这是社会的冷漠,这就是中国的态度 ! 被碾幼女无助地躺在马路上呻吟的时候,哪里才是报纸上随处可见的活雷锋?瘦肉精、染色馒头盛行于世之时,黑心的商贩又何曾考虑过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凡此总总,值得我们反思,更值得我们慎思。
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正在等待你我的双手,等待你我的悠悠之心。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观后感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