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电影观后感 作文

  作者: [字体: ]

 今天是星期六,为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市群艺馆三楼观看《毋忘国耻——日本侵华暴行史实展》。这次展览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第二部分,处心积虑,疯狂侵华;第三部分,滔天罪行,惨绝人寰;第四部分,同仇敌忾,扞卫中华。

  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图片,让我和观看展览的小朋友都非常生气。从“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日军一步步侵略中国的领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的旅顺大屠杀,全城一万多名居民幸存者只有36人。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日军杀害我同胞30多万人。还有平顶山惨案、潘家峪惨案、平阳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等,日本鬼子真是太坏了,他们在中国轰炸医院,残害儿童,杀人如麻,罪大恶极。

  爸爸指着图片说:“日本鬼子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你看,平型关大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百团大战……经过8年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帅帅,你要永远记住《后记》中的这几句话。”我来到这块展板前,一边读着一边写着:“前事不忘,后事之事。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提醒着每一个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毋忘国耻,振奋民族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看完展览,爸爸对我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我,妈妈,还有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为祖国的强大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我点点头对爸爸妈妈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多掌握一些有用的本领,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一生的三起三落并没有占据影片中的任何篇幅,自始至终,影片中给我们描绘的都是邓公带给我们的一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诗歌。
   一直对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不感兴趣,在一次次被公式电影把政治灌输到脑中后,开始了对这类题材电影无可抑制地烦躁。政界勾心斗角的剧情,有时对纪录的人物有好感的,也被高大全的幻影逼迫得喘不过气来,有时会想,是历史离我太过遥远,还是政治,或者说电影中的政治,真的就是那么无趣!
又也许,其实我本身就没有看过几部相关题材的好片,所以看过"邓小平"这部影片之后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政治人物带给我代表内心真正的触动。
    
    在近代中国壮丽的富强史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邓小平了。老是有人喜欢将毛泽东与邓小平比较,但我觉得,将他们放一起比较是不合适的。毛主席带给中国的是一段抵御外敌、推翻旧制的斗争史,而邓小平则是为新中国的国富民强奉献终生!或许本身他们两人所擅长的地方就不一样,所以单纯的就他们所做出的贡献相比较是不合适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指点江山,带领中国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顽强斗争的毛泽东。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引领国人杀出一条血路的是邓小平。
  
    他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人民则用更加朴实的语言回报他:"小平,你好!"人民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位领袖问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民的心目中,他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一人生最后的二十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然而,政界与商界人士,则喜欢称邓小平为邓公,表达了对这位伟大领袖的无限崇敬。他建设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于是祖国的和谐统一成为了可能。他希望他自己能活到1997,亲自到香港走走,然命运弄人,1997年二月,邓公离开了我们。同年7月,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时的自己并没有太深切的难过;如今想来,人不经历些事,总是无法感应到一些情怀的。不经意的看到997年《中国少年报》整版的黑白,才明白,这位领袖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永驻!

    他一生的三起三落并没有占据影片中的任何篇幅,自始至终,影片中给我们描绘的都是邓公带给我们的一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诗歌。是啊,或许对这样的一位伟人来说,所有的逆境与挫折,在他的眼中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他就是那样一位永远不倒的战神!他走过了一个世纪,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他树立了一个丰碑。

    影片中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当时的录像照搬到荧幕上的,没有大幅制作渲染,也没有慷慨激昂,看这样的电影,会忘了它的历史厚重的压迫感。在那些耳熟能详的种种理论被一个一个地排列在大屏幕中缓缓叙述,竟然有种亲切,也在这样的观影过程中,方才体会到它们对时局、对现世的影响和作用。就连那一口浓重的川音,如今听来都是那么的亲切,无怪人民喜欢称他为"小平",感动莫名!

    犹记得那首歌"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有时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那时的我应该是六七岁吧,但经过这么多年流行乐的影响,这样的一首民歌居然深切的刻入我的脑海!尽管我是后面几年才明白那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给中国做出了些怎样的共享。但或许当时那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给了年幼自己一种很别样的感动吧。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观后感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