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心术观后感

  作者: [字体: ]

姑且不论成功与否,在满眼宫斗穿越、婆媳大战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一部这样带有社会责任感、对现实有所关照的电视剧还是值得赞许的。

  《心术》属于国内比较少见的医疗剧,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属性,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生死离合的人间悲喜剧。这在国外是一个发展很成熟的电视剧类型,尤其是在美国,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创意和表现手法也能不断翻新,进行跨类型的尝试。《实习医生格蕾》和《豪斯医生》是两部国内也有很多追随者的美国医疗剧,前者结合了职场言情剧的风格,而后者借鉴了悬疑推理剧的表述方式,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美国的久播不衰的常青剧集。

  《心术》在叙事方式上有借鉴美剧的痕迹,即以医院内诊断治疗的病例作为阶段性的支线情节并占据叙事主体,而将主角的感情和家庭生活作为主线情节推至背景层,于是情感线的推进比较慢,这会让习惯了以情感动机推进故事的中国大多数电视观众感到不习惯,其实《外科医生格蕾》曾经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过,收视率远不如同时段的韩剧,就是这个道理。但即使是习惯了美剧叙述方式的观众,也会觉得《心术》很鸡肋,因为整个作品的节奏和叙事效率太低了,充斥着大量的无意义的对话和贫嘴。其实兑水已经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业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潜规则,而《心术》由于聘请了张嘉译、吴秀波和海清三位当红电视剧明星,必然会通过后期强行拉伸剧集长度来平衡高额片酬的支出,但这要有个度,《心术》的兑水方式已经到了不知所云的程度。

  从立意上来说,《心术》更接近日本的医疗剧,带有社会问题剧的特征,着重于医患关系的探讨。可以看出编剧六六为此确实还是深入医院收集了大量素材的,但却在表述立场陷入了混乱,在表现医院和患者的纠纷时,将医护人员塑造成了受难天使,患者极其家属却是各种无事生非强词夺理,像救助钢丝男那样的爱心义举不是不可能发生,但是把这件事放在全剧的表意系统下,也只是为塑造医生高大全英雄形象添砖加瓦。病人在医院本来就是弱者,生理和心理都备受煎熬,并且还面临着倾家荡产的经济压力,对比《回首又见他》、《白色巨塔》等优秀的日本医疗剧,《心术》这种践踏弱势、谄媚强权的姿态,在价值观上的倒行逆施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在体制缺陷的探讨上也是有失偏颇的,这绝对不应该是一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应表现出来的人文视角,尤其这在一个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庶民权益被普遍忽视的社会环境下,这无异于为虎作伥了。

  《心术》这种立意,放到美国、日本或韩国任何一个国家的影视作品中都不能成立,也只有在中国这种价值观普遍混乱的创作环境下,才能在明星阵容的包装下堂而皇之地爬上热播榜,愚弄观众的认知。————


著名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

从行为学上来说,无论是“医”还是“患”,其出发点都只有一个——让病人康复起来。这本该是一对互相协作、目标统一的“利益共同体”,也是最应该互相信任的两个群体,但为何近年来却表现出了势如水火的对立?医患关系僵局将如何破冰?相信仅靠内心的自觉去重建信任是不够的。

或许,我们在近日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心术》中能够找到关于重建良好医患关系的一些共鸣和启发。

最初被《心术》吸引,跟医患这件事一点关系没有。

因为编剧是六六,因为主演是张嘉译、吴秀波及海清——如此强劲的阵容其实是提前宣告了胜利。但看了几集之后,慢慢发现《心术》绝不是靠大明星和大编剧撑门面的剧集,它的现实意义即直面现实中尖锐的医患关系更让人全神贯注。

《心术》拍得很有诚意。它没有回避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更没有回避部分医生“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同时还能看得出《心术》在重建良好医患关系方面在做着积极的尝试。

关于医生的责任,二师弟吴秀波和大师兄张嘉译的一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师兄,我想你一定记得教授的话: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就是看好病人的疾病。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不仅看好病人的病,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这话如果放在主旋律剧集中,怎么听怎么别扭。但在极具诚意的《心术》中,在一脸诚恳的二师弟口中说出,透出的则是感动。那一刻我相信,大部分医生都达到了第一重境界。能够达到第二和第三重境界的,则是具备了仁心仁术的高人。大师兄和二师兄都是这种高人。

吴秀波饰演的二师兄是《心术》中非常有趣,也非常出彩的一个人。他取名霍思邈,旨在向伟大的药王孙思邈致敬;他有着高超的医术和医生第三重境界的高度;他拥有女人喜爱的生活情趣,所以几乎包办了片中的感情戏。

张嘉译延续了最近几部戏流露出的“大哥风范”,继续身背家庭的责任、父亲的责任,以及作为医生的责任。略显沉重,却与吴秀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彼此增加了看点和分数。

海清与吴秀波的对手戏则使《心术》多了几分轻松和诙谐,让剧集主题的铺开不再生硬,观众接受起来也十分自然。

其实,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主要是医生的责任。当然,也少不了患者的责任。据称,一位大医院主治医生每天要面对上百名患者,其工作量已是超负荷,精神压力极大。当然,患者花大量时间排队挂号,甚至从千里之外来此求医,也是很不易的事。如此看,医患之间不妨多些理解,多些体谅,才有希望解决彼此紧张的关系。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观后感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