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生读后感

  作者: [字体: ]

《周国平论人生》收录了周国平最有代表性的随笔,许多文章是首次发表。这些随笔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感悟和思索,情真意切,给人以启迪。本书分十一辑:论真性情,论简单生活,论自我,论幸福与苦难,论死亡,论命运,论沉默,论人性,论做人与处世,论爱与孤独,论精神生活。与此书相伴的日子,谛听大师的足音,感受着智者的心灵,我的忙碌生活又增添一份心灵的静谧。

其中《第一重要的是做人》一文很有嚼头,他说:人活在世上,除吃睡外,不外乎做事情和与人交往,他们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和家庭美满就是幸运儿,如果相反,就是倒霉蛋,这样以来,做事和交友的成功应该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准。然而,这些是看得见的行为,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比做事和交友更重要的,那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做人。

做人则是蕴含在做事和交友中的,是透过做事和交友体现出来的一种总体生活态度。做事和交友是否顺利,包括地位、财产、名声方面的遭际,也包括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遭际,往往受制于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唯一能真正支配的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是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应该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我确实认为,做人比事业和爱情都重要。不管你在名利场上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和谁在一起过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灵魂是否得以安宁,精神生活是否充实、丰富。

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看看身边人来人往,颇多感触。一个人事业兴旺,功成名就,固然一件十分快意的事情,但是,这背后或许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存在着让人鄙夷的内幕,表面的风光只是满足了一时的虚荣,满足了一时的自我陶醉,而内心的宁静是否依旧呢 ?事业的背后可能是牺牲了自己的尊严,违背了自己的做人原则,淡忘了感人的亲情,亵渎了纯真的友情,这样的所谓的事业成功当然不是我们追求的。而只有源自内心的高贵而成就的事业才是终生享用的甜蜜果实。事业与做人原则不相违背,才是一件使人倍感温暖与快慰之事。

在与他人相处上,最能考验人的交友之道。今天社会上的一些人常常不知道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看,任意欺凌和侮辱他人,而根源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看不出丝毫人的品质。高贵者的特点就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因此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一定要是高贵的,这样的人才是精神的贵族。精神贵族的精神生活不会因为他的地位、他所处的时代、他生活的环境而变得单调、乏味,而应该是与他相伴一生甚至来世。

我是一名极其普通的中学老师,但我始终崇尚这样的做人原则,那就是善良、丰富、高贵。因为人生的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我愿为之努力。——————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常想,要是我能多读书,时时接受熏陶,我不也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吗?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时间读很多的书,但值得庆幸的是,最近我读到了一本好书,那就是——《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确实是一本好书!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这本书谈论了人生的价值,它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美、善、恶,告诉我天性与修养的关系,嫉妒与猜疑总是在悄悄地毁掉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这本书使我感悟到人活在世上应该有自己真正的价值。其中,“论求知”与“论友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谓“求知”,无疑是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甚至超越知识。而其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而实践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习尝试则可以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求知欲,就会像市侩一般,庸庸碌碌,无所作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就像一条大河,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连绵不绝。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慢进亦退。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度的时代:加速的时间、加速的工作、加速的知识更新……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处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为避免自己陷入“贬值”、“淘汰”的境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事实亦证明,处于学习状态的人必定会成为最有潜力、最有价值的人。爱因斯坦、爱迪生、瓦特等,他们每个伟大发现都不是凭空想象而出的。如果当初牛顿对一个苹果掉地的现象不加以理会,他就不可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了。正是那种对知识的追求,才促使他去解开这个谜,寻找到知识的真谛。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真正工作学习的时间就更短了,我们只有把短暂的生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使生命更有价值。当然,我们不用像爱迪生那样一天做上二十几个小时,也不用像诺贝尔那样从爆炸中跳出来。然而,对于我们来说,珍惜分分秒秒,不断钻研,寻找真理,造福于人类,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社会发展到今天,分工越来越细,整个社会事务和事务本身也越来越复杂,这都决定了任何人在完成某一件事的时候必须要与他人合作,只有团结,才有生路。友情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我们就会成功地到达彼岸。生活有朋友做伴,我们会锦上添花;事业有朋友支持,我们会如虎添翼。所以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就是朋友。我将《培根论人生》中的《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得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了新朋友,勿忘老朋友。无论何时何地,在心灵深处,朋友间彼此相互祝福,友谊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田,这何尝不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呢?

  光阴似箭,一个人的生命再长,在时间长河中也只不过是那么一瞬间。在这人生的一瞬中,你将如何度过呢?是奢求?是奉献?还是混日子算数?

  培根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活得充实有意义,那么这一生就没有遗憾!”人们一直都很想弄个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人们的理解是,人生不过就是从生到死的一场场闹剧。生就给人们带来了喜悦,死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悲痛。而在这过程中,更充满了欢乐、忧愁、成功和失败。关于这一话题,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人生就像是一条路,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尽头。人生是一本未写完的书,无论我们怎样翻着它,但是仍要等到生命尽头才知它的结局。人生更是一个谜,但答案却要等到生命的终结才能揭晓。在此之前,无论你是谁,甚至是天才也无法预见到。所以,我们更应该笑对人生,活着就要活出真自我。人生是充满希望的阳光。这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的,因为有了新生命的诞生,世界才会有新的能量。就如人体中注入了新的血液,会显得健康,生气勃勃。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培根论人生》这本书吧。读了这本书,你一定相信:“把握今天定胜过明天!”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