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友谊演讲稿

  作者: [字体: ]

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其中的每一份点点滴滴都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
可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享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我们都是一群幸运的孩子,只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成长给予了我们自信与希望,培养了我们的素质与能力,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真谛。
真正的同学是什么?是我们心底的瑰宝,那是属于青春的时代光影。它拥有人间最真挚的感动,他的声音披着风,如春雨滴落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令我们为之动容 ;也许正是我们的欢声,我们的笑语,我们那充满活力的身影,才会在阳光下洋溢出最美好的青春,最珍贵的友谊。
人世间,同学是一笔财富。每一次激荡 ,每一分欢乐;每一分惊喜,每一声问候……都是一缕缕馨香,都是成长路上的宝藏。
在座每一位同学不都是如此吗?现在我们拥有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最终汇聚成为一个无法磨灭片段,这无疑是高中九百多个日夜。三年,不多不少,我们从这里开始了寻梦的旅程;三年,转瞬即逝,我们在这里留下了最美的笑靥,最甜的回忆。我相信,无数年后,当我们再次回望起这个时期,这个属于我们的激情年代,心里总会带着微笑想起那些难忘的,那些不经意间的时刻,想起那一张张在记忆中越来越模糊的脸庞。
——是自己的同学,是十几岁时交下的朋友,我们兴趣相投,个性相似,是在今后人生路上,很难很难,再遇到的心灵上的共鸣与契合。
因此,现在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情谊,每一份友谊,与每一份感动。
其实,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是相互的,亦是简单的。
将心比心,所有人之间都像是一面镜子,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同学,同学也会用同样的心态来对待你……
要想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首先,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的很好,别人也才会用同样的心去对你,但是如果说,我们把人都“活倒了”,做自己,都做得不得人心,那再想与人交朋友就简直是痴心妄想。
但是想要有真正的和谐,也并不是仅此而已。
如果,我们与同学之间,连最基本得真诚,坦白,宽容都没有,只是心胸狭窄得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不给予对方任何靠近的机会,给予的只是自己防备的刺,那再谈什么友谊岂不是贻笑大方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同样得简单,我们给予对方真诚的爱,也会收获到满满的友谊,只因为有了爱的和谐,我们在校园中才能得到丝丝春雨、缕缕阳光;也是因为有了爱的和谐,我们才会在老师和同学间得到鼓励和理解。
那就让我们一同为了这个美好的青春,用一个真心去珍惜这份爱得和谐吧!!
 

 “多少次天涯别离,今日难得又相聚,我的脸上挂着泪珠,那是流出的欢喜……尽管我们天各一方,往来书信叙情谊……尽管我们分手时常,却总能同路相依……同学友谊难忘却,相聚多甜蜜。”这是歌曲《相聚》中的歌词。这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激励着我、鼓舞着我、鞭策着我、陶冶着我蓬勃地走过了弱冠之年;激情地走过了而立之年;坚实地走过了不惑之年。每当唱起这首歌,就会唤起我对学生时代的追忆和怀恋,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同学群体的鲜活形象。从我在农村读小学开始,一直到在城里读完师范,求学之路漫漫十三年,除了小学阶段,几乎是年年升级,年年换班。算起来,学生时代的同班同学有三百之多,同届同学更是超过了千人之众。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就是一面镜子、就是一盏路灯、就是一股清泉、就是一副拐杖、就是一剂良药、就是一个港湾。两小无猜时,携手工寒窗。同学友谊,纯真难忘。
  小学时光是在我们村小学度过的。我们班共有三十二名学生,是全校学生最多的班级。五年时间,我当了两年的学习委员、三年的班长,与同学们相处得如姊妹兄弟一般,削笔刀、彩色蜡笔、橡皮等各种学习文具大家之间随意借用。那时,一盒彩色蜡笔仅仅一角二分钱,可班里的有些同学真的就没钱去买,我们有蜡笔的同学就主动地借给他们用。闲暇之余,大家经常交流的话题就是怎样帮父母干活,比谁帮家里割的山柴多、打的山草多、采的蘑菇多、刨的药材多。交流之中,我们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修炼着帮父母、爱父母的品格。升入初中后,学校离我们屯有十六华里。家里没有自行车,每天要步行去上学。冬天昼短夜长,早晨出门时天都是黑着。我们这些远道的同学就自发地组织起来,相互招呼着结伴而行。有自行车的同学,骑车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经常主动地带着我们上下学,同学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读初三时,我考入了尖子班,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学校住宿读书。我和同学们在一个教室上课、在一个食堂就餐、在一个宿舍就寝,彼此间互相尊让,我们懂得了融入集体、服从集体的道理,大家的了解更清楚了,亲情更浓了。在城里读高中时,同学之间的友谊又有了新的升华。高二时,我们同届七个班中志同道合的九名同学,联手创建了“青年共勉读书会”,制定了具体的读书计划。大家在一起交流读书体会,探讨人生哲理,畅谈未来前程。我们充满激情地创办了《拓荒》诗报和《白鸽》文学报,两张小报都是用刻蜡纸的办法油印的。清楚地记得读书会中另外八名同学是:陈玉彬、代喜杰、王树海、赫明震、孙素媛、孟洁玉、周玉鹏、杨海彬。读书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创作丰富了我们的智慧。我们办读书会的事,竟上了当时《锦州日报》的头题。如今,我们之中的陈玉彬已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了,有两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问世了。读师范时,我们五十四个人的班级,几乎都是多才多艺。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相互勉励,丰富着阅历,憧憬着未来。我先后任班长、学生会主席,并光荣入党,都是同学的帮助和历练。
  四十而不惑,我的同学都过了这个年龄。大家不管是在机关、在学校、在厂矿,还是在部队,大多都已经事业有成了。可同学之间的友谊却纯真依旧,而且愈渐加深。八十年代时,由于通讯方面的限制,同学之间的沟通大多靠书信。那时,我正在村小学任教师,几乎每一周都要收到同学的来信,有时甚至一天四、五封。信中,同学们真诚地叙学习、叙工作、叙生活、叙理想、叙收获,每一封都是一篇浓情的散文、是一声激昂的战鼓、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是一次铮铮的挑战。我在读信中领会启迪、感悟激励、收获力量的源泉。然后,我拿起笔来,跟同学们交心,向同学们汇报,从不敢拖延、不敢怠慢。这也促使我必须用心思考、用心做事,要跟上同学隆隆前行的步伐,不能被同学落下,不能成为同学队伍当中掉队的一员。现在,我把同学们的所有来信进行了整理,并装订成册,取名为“珍贵的记忆”。翻开这个集子,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便亲切地浮现在眼前,让我去思考过去,去正视眼前,去开创未来。同学友谊,是我永远的财富!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