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先进事迹

  作者: [字体: ]

当天晚上,他再也没有闲下来。第一批到达的灾民很多,主要来自什邡市八角镇。冯子银先把两户带着老人或者孩子的灾民家庭请到自己家里住,再立即返回安置点帮助灾民,四处搜集物资搭建临时帐篷,然后又骑着摩托四处寻找场地设立新的安置点。忙碌到13日上午7:00左右,冯子银回到家里匆匆洗漱一下,又打电话给公司领导,询问抗震救灾工作安排,得知公司已经组织成立了“抗震救灾突击队”,准备派人分赴沿山6个重灾区,冯子银立即要求加入。早晨8:00,他准时赶到突击队集合地点,与伙伴们一起,冒着大雨奔赴一线。

  精疲力竭从灾区回来后,冯子银的心里怎么也无法平静,一幕幕场景不断在眼前重现。他离开家门向灾民安置点走去,又在家里安置了两户灾民。就这样,13日晚,他的家里挤进了4个家庭11口人。为了让这群特殊的“客人”在失去家园后,能体会到更多的温暖,冯子银把他们安置在房间里,而自己则与妻子轮流值夜,看电视了解抗震救灾的情况,一遇余震就叫醒大家躲避。

  14日夜半,住在家里的两个双胞胎,由于连日惊吓、淋雨,突然高烧到摄氏39.5度。冯子银闻讯赶来,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马上对孩子的家长说,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孩子家长为难地告诉他,避难时非常仓促,身上的钱可能不够。“到医院再说,我身上带着钱”,冯子银一刻也没有犹豫,立即推出摩托车,把孩子和家长送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前后奔忙,办理各种手续。诊治结果,两个孩子都是肺炎,经救治病情迅速得到了控制。

  龚永红与妻子是寄住在冯子银家里的灾民家庭之一。“冯哥和嫂子是个好人,前后11人住在这里,嫂子每天忙着操持家务,一日三餐,洗洗缝缝,从无怨言,前几天还专程为大家买回防疫药品。看着冯哥没日没夜的奔波操劳,心里真的非常感动,我想虽然我的家倒了,但人不能倒,所以13日一早,我就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去报到,当了志愿者。我的妻子帮着嫂子做家务,照顾大家。”

  随着交通、通讯的恢复,部份灾民与亲戚朋友联系上以后,离开了这个让他们终生难忘的“家”,冯子银又把受灾伙伴接到了家里,冯关芬及女儿就是其中之一。“我家的房子没倒,但受了一些损伤,建筑主管部门没有做鉴定,现在余震不断,住着总觉得不踏实。”冯关芬说,“女儿正读高三,虽然受灾,但学习不能落下。老冯把我们拉来,把自己的房间让给女儿住,给了她一个安全的休息、学习环境,我真的很感激。”

  冯子银的妻子陈立萍是他的坚强后盾,在公司来人了解情况的时候,她说:“老冯做这些事,我从心里赞成,任何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全国各地都在支援灾区,作为乡邻,我们更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我们做的这些事,不值得说,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做的太少、太少。”

  “到现在为止,我还叫不出曾经住在家里的人的名字,包括那对双胞胎,只知道他们是从八角镇过来的”。冯子银很不好意思地说,“确实太忙,每天早晨7:00左右就赶往公司参加抗震救灾突击队的工作,晚上总是很晚才回家,稍微洗漱后倒头就睡,夜里还要和妻子轮流值夜,防范余震,哪有时间与他们聊家常啊”,冯子银说,“累吗?有点儿,可是能帮助到别人,我的心里真的很满足。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必须伸出自己的手;作为一个党员,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灾难之中,工作就是责任

  13日一早,冯子银到达了重灾区洛水镇,这里的惨景,远远超过所有的人估计,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冯子银与同事们立即投入到当地政府组织的救灾工作中去。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靠双手在摇摇欲坠的废墟中清运砖头瓦砾,浑身被雨浇透;他们帮着搬运伤者和遇难者,抬着担架在坎坷不平的路上奔忙;他们协助政府安抚、转移受灾群众,对死难者一一进行登记。现场哪儿缺人手,哪儿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当天,他们与当地政府和救灾部队一起,共转移群众、伤员数百人,安置、登记遇难者110余人。

  “当时感觉不到累,身边的党政干部、战士以及当地群众都一样,只想着拼命地做事,没有别的念头”,冯子银说,“回过头想想,这不只是我们的工作责任,也是做人的基本责任,更是一个党员履行入党誓言所必须做的”。灾区群众被他们忘我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同在救灾现场的什邡市妇联的同志当夜即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了这些情况,什邡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市委秘书长张道彬、市政府秘书长席建国分别打电话到公司对此进行表扬。

  14日至19日,他们每天早晨8:00从公司出发到一线灾区,深入每一个村组,逐户调查了解客户与群众的灾损情况,协助政府进行统计等工作,对伤员进行简单救治,通报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以及什邡市政府疏散安置灾民的具体举措,带领群众向安置点转移。他们的身边总是带着饮用水、食品以及应急药品,随时给灾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天都要忙碌到晚上7:00才能回到家。

“老冯是个铁打的人,在震后最初几天里,他白天到灾区,晚上有余震预报时,就通宵不睡,守着电视,随时准备叫醒家里的灾民,第二天照常出发工作。”冯子银的邻居,同是什邡市支公司营销员的高德成这样向我们介绍情况。

    灾难之中,党性闪耀着光辉

  5月20日,冯子银受公司安排,到什邡市体育馆灾民安置点工作。这个灾民点由市政府设立,安置受灾群众近600人,中国人寿什邡市支公司负责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市委党史办、市保密局进行协助。600人的一日三餐、救灾物资的分发,以及联系医疗卫生等等工作任务十分繁杂。冯子银没有任何推让,又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基本的生活物资都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解决调配,我们要做的只是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安排饭菜,以及消毒、卫生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联系寻找亲友家人,再维持一下秩序。我来之前,公司同事们安排得很好,现在照着做,一点儿也不累。”但实际上,各种细小的事件,在这个特殊时刻都成为大事,所有的工作人员从早到晚,无法休息。

  部分群众因地震而家毁人亡,情绪波动较大。冯子银总是带着深厚的感情,耐心地安慰、劝解。“可是只靠我们工作人员,很难一一安慰劝解所有的受灾群众,而且安置点可能还会运转很长一段时间,必须得有一个更妥善的办法”,冯子银说,“我把情况向公司里面作了反映,刘来理副经理、还有党史办、保密局的同志一合计,在这种时候,党员必须站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立即把受灾群众中的党员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冯子银的衣袖上戴着一个红袖套,上面印着“共产党员服务队”几个鲜明的大字,“我们和支部中的受灾党员一起,带着这个袖套在安置点里忙乎,主动询问大家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努力做好解释工作。党支部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受灾党员与灾民贴得更近,工作效果非常好,带动了一大批人行动起来,解决共同的困难,群众反映非常好。”冯子银向我们介绍,“关键时刻,必须有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就是我们的党;每个党员,都必须牢牢坚守住自己的党性,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伸出自己援助的手,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整体,共同面对所有的困难。这次抗震救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点。”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个体户先进事迹
下一篇:邮政优秀事迹
相关新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