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麟囊观后感

  作者: [字体: ]

《锁麟囊》是京剧大师程砚秋的代表作,是程派艺术的精品,是中国京剧艺术中标志性的代表作,对于这样一部流传了近百年的经典剧目,人们一直对它是高山仰止,《锁麟囊》在戏迷的耳和心中,只有京腔京韵。昨晚观看了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的展演剧目,由甘肃省秦剧团移植传统京剧《锁麟囊》,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实力不俗的演员,幽默跌宕的剧情,韵味十足的唱腔,适当巧妙的改编,无不感染着现场的戏迷们。

《锁麟囊》在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故事情节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主要讲述了登州富家女薛湘灵出嫁之日,偶闻同日出阁的贫家女赵守贞在破轿中因贫而泣,因父遭嘲痛哭,短短几句传话应答,湘灵隔帘慨赠装满珠宝的锁麟囊,不留名性匆匆而别。六年后湘灵因大水九死一生,与家人失散后流落莱州,不得已入富室为佣,又巧遇供奉于该家的锁麟囊,竟是当年赠人之囊,物是人非,感慨哀哭,被主妇得知,于是当年的神交之友相认,湘灵也全家团圆。然而秦腔《锁麟囊》的成功,除了和故事的本身有很大关系外,主要是该剧移植了京剧的经典剧目,这是更吸引人的看点之一。

我觉得秦腔《锁麟囊》的移植,实际上就是二次创作,该剧的二次创作成功之处主要有继承了京剧原有的服饰和唱词,保持了京剧原有的故事情节,唯独在音乐和唱腔上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戏曲各剧种的“四功五法”和舞美、服装、化妆等表现形式都基本一致,而惟独音乐和唱腔、道白有着较大差异,真因为这种差异故将我国戏剧剧种区别开来。这次的音乐创作和唱腔设计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继承了秦腔的传统音乐, 在唱腔设计上坚持了秦腔的传统,但不失新意;在板式设计上多运用哭音板式,与凄婉哀怨低回婉转的程派唱腔有着神通韵和的异曲同工之妙。京剧《锁麟囊》因程派唱腔而存在,如果秦腔《锁麟囊》能因几段好唱而存在则会更有价值。

秦腔《锁麟囊》一剧中薛湘灵饰演者苏凤丽系秦腔大家肖玉玲的亲传弟子,她对薛湘灵这一人物理解透彻,把握准确,不浮不躁,沉稳大方,收放有度,拿捏到位,成功塑造了薛湘灵几分娇矜几分善良命途多舛大起大落的豪门玉女形象。 秦腔《锁麟囊》这出戏,总体而言是非常不错的,这出戏和《周仁回府》,《玉堂春》等相似,可以说是独角戏,这就对演员的要求极高,否则很容易凉场,苏凤丽的表演可圈可点。但是苏凤丽在表演上,应该注意人物身份的转换,薛湘灵从小旦转到正旦再到青衣,这个感情的把握一定要准确。

秦腔《锁麟囊》这台戏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很精练,同时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很精彩,尤其是剧目本身在当前很有现实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提倡的扶贫济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纵观《锁麟囊》全剧,主要围绕着薛女的先富后贫,和赵女的先贫后富故事,清晰地向世人宣扬一个道理:世事无定,祸福难料,此一时或有彼一时;为人要有德有善,为贫要有志有气,为富要有仁有义;授人之义不图报,受人之恩不可忘,好人终将是有好报的道理。


阅读:
录入:windcity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观后感 
内容查询